《中国园林》2021年主题计划发布 | 含主题阐述
在经过了前期征集和后期讨论后,《中国园林》主编会已正式确认2021年主题计划。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中国园林》2021年主题计划
主题名称:风景园林学学科史
刊期:第1期 (1月)
主题阐述:
风景园林学科承担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作为国家一级学科,承担着“平衡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让国土实现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在中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工作中肩负着极为重大的责任。
学科史系列研究是中国科协牵头组织的一个重要研究项目,2016年经中国科协正式批准和立项资助,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承担了风景园林学学科史的研究。自2017年1月召开风景园林史研究开题会议以来,已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同济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20余所高校,以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园林》杂志社、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等多家单位的百余名专家、教师和从业人员参与本项研究。风景园林学科史研究历时3年,已取得初步成果,亟待系统整理和发表。
对风景园林学科史的系统性研究,可以全面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进程,增强对学科性质、历史定位、社会文化价值等的认识,掌握学科发展脉络、规律和趋势,进一步把握学科发展方向,指导学科建设。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集中发表相关研究成果,对于回顾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史、总结学科发展的经验教训、凝聚学科发展共识、探索学科发展方向以及进一步推进学科研究意义深远。
主题名称:城乡统筹下的人居环境
刊期:第2期 (2月)
主题阐述:
1)新型城镇化背景
国家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是撬动内需最大潜力之所在,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的创新。
2)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传统城镇化更多是以大量投入土地、人口、经济要素的粗放式增长。新型城镇化则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近期更关注于小城镇和乡村振兴领域。秉承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让生态环境、生活品味、生产发展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内在逻辑,对促内需、稳发展和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3)城乡统筹,和谐发展
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2019年的60.6%,但目前城乡发展仍是二元结构的模式。未来几十年,我国城乡人口应平衡在多少比例,才能实现城乡的协调与平衡,而城乡人居环境又各具特色,建议用“优质乡村化率”来平衡“城镇化率”,促进乡村与城市二者统筹协调发展,使得美丽乡村再现中国传统“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人居环境。
当城市的“人居环境”与乡村的“仙居环境”达到平衡时,市民每周可能有一半时间在城市生产,创造物质财富;另一半时间在乡村生活,创造精神享受。城市和乡村不再是身份概念,而仅仅是居住概念。
4)主题方向
释放城市生活压力、追求乡土田园和健康生活已成为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居民旅游休闲的新趋向。主题文章将面对乡村振兴战略和当前城乡人居生态环境的现实问题,从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和生产、生活、生态等综合视角,探索如何保护、继承、挖掘与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
主题名称:风景园林与固废管理
刊期:第3期 (3月)
主题阐述:
2019年以来,随着上海、杭州与北京等地相继实行垃圾分类政策,中国城市中的固体废弃物收集与垃圾处理设施将面临重大变革,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垃圾填埋场的景观化再利用与焚烧厂等其他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邻利化”升级的实现带来重大机遇。与此同时,对垃圾管理及处理设施的关注,已成为新一轮的全球性话题:在全球化趋势中,固体废弃物的分布、流动特征已影响到世界各国的应对政策;在国际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下,对在城市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环境卫生系统设施关注度的持续增加,也将推进垃圾处置设施更新建设的全新进程。
因此,在当代语境下,对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研究的追踪式关注、对垃圾填埋场再生与风景园林学关系的持续性探讨,是进一步解决或缓解“垃圾围城”“邻避效应”等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应对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重要途径,是时代向风景园林学发展提出的新一轮重大挑战。本期主题将聚焦固体废弃物及其管理与风景园林关系的探讨、垃圾填埋场的价值判定与社会认知、垃圾处理设施的邻避效应及其缓解途径、垃圾处理设施改造的生态影响与绩效评价,以及环境工程学与风景园林学的跨学科合作等方面。
主题名称:景观空间的营造与观想
刊期:第4期 (4月)
主题阐述:
如何把景观视为一种介质,通过空间的营造来为观者提供经验、引发观想,是探讨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视角之一。虽然当下对风景园林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导向,但我们应当意识到,大至旷野、小到花园,风景园林之于人类最为直白的触动依旧是身处空间之中的主观感受,是从现象创造到现象感知的直接过程。
本期主题希望回归到对空间本身的讨论中,既关注设计师的空间营造手段,又将观者的身体感知及其引发的情感触动、思索与联想等包含进来,围绕一系列关键词,如形式(form)、动势(movement)、视觉(vision)、情感(emotion)、事件(event)等展开讨论,从而形成关于如何设计景观、感知景观、审视景观的讨论网络。
内容组织:
主题内容计划由“5~7篇主题文章+学者对谈”两部分构成。
1)主题文章,围绕若干关键词来组织,形成较为全面的设计理论探讨网络。
围绕空间现象学层面展开讨论的若干关键词:形式(form)、动势(movement)、视觉(vision);
围绕知觉层面展开讨论的若干关键词:情感(emotion)、事件(event)。
2)学者对谈,邀请国内外知名风景园林理论家、教育家和设计师,围绕主题设计系统的问题提纲,并组织学者进行多方讨论,记录、重新组织并形成逻辑清晰的对谈稿,作为开放性的补充内容。
主题名称:生物多样性
刊期:第5期 (5月)
主题阐述:
1.选题背景
全球正在经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虽然世界各国做出了不懈努力,但当前生物多样性丧失依旧严重,对全球的经济、生计、粮食安全、饮用水和人类当代及子孙后代的福祉造成威胁。为改变这一局面,《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将审议“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确定203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新目标。
中国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肩负着重要使命,角色也日渐关键。中国是保护国际(CI)认定的17个超级生物多样性国家之一,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丧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巴黎协定》《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名古屋议定书》上的有力作为成为全球表率,昆明也将成为COP15的举办地,持续输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风景园林学科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天然优势。人类活动是造成生物多样性持续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仅以城市化为例,它通过导致自然栖息地丧失、生态系统负担加重、各类污染加剧等影响生物多样性,而城市择址往往在空间上与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高度耦合。作为“规划、设计、保护、建设和管理户外自然和人工境域的学科”,风景园林学的“根本使命是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理应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出更多力量。
2.选题意义
1)聚焦社会热点,响应国家战略
成立于2011年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由25个部门组成,行政级别之高、组成部门之广体现了中国自上而下的高度重视。COP15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直接响应“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载体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综上,聚焦生物多样性研究是对国家战略和社会热点的直接响应。
2)探讨学科前沿,丰富内涵外延
风景园林学被增设为工学门类一级学科以来,研究和实践范围均不断拓展,“甚至扩展到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生态保护的核心任务之一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能够帮助学科从关注空间表象转为聚焦本质内核,实现国土空间三区三线的贯融思考,突破人居和荒野二分界限,是加深学科内涵、拓展学科外延、丰富学科范式的良机。
综上所述,本主题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总目标,契合时代背景、满足社会需求、聚焦学科前沿、响应国家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主题名称:风景园林学科转变与新时代发展
刊期:第6期 (6月)
主题阐述:
成为一级学科之后的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发展迅猛。本、硕、博教育点数量骤增,各类科学研究项目数量规模呈现几何级数增长。应对新时代之大变局,风景园林学科如何在未来中国国家发展和世界文明发展中发挥应有、更大的作用,需要同行者们的前瞻性思考与实践。
为此,首部《风景园林一级学科发展报告》(2019)提出了未来本学科发展的5项基本任务:1)把握学科内核,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学思想体系;2)扎根民族传统,探讨具有本土特色的风景园林理论与方法论;3)关注科研交融,探索以风景园林系统引领学科交叉与协同创新路径;4)研发智慧风景园林,形成先进思想与技术集成的智慧风景园林应用领域;5)聚焦现代科技,开发基于定量研究的先进技术支撑体系。
5项任务,每一项都具有开创性的划时代意义和巨大挑战。首先需要一系列学科建设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实践尝试。包括:1)学科发展战略方面,学科目标方向领域、知识体系建构、应用面向;2)学科基础方面,学科布局、师资队伍、支撑条件;3)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培养规模、模式、成效;4)学科科学研究方面,科学研究推动学科发展的方法路径,学科基础理论、技术应用的深化与扩展;5)学科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方面,发挥智库功能与助力政府决策、提供科技支撑与拉动地方经济、培养各级人才与引领行业方向、立足地域特色与传承民族文化、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与改善人居环境、开展科普活动与提升公共认知。
本期主题文章将围绕上述五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探索,针对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理论、新实践展开。
主题名称:时代影像——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实践
刊期:第7期 (7月)
主题阐述:
城市公共空间始终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呈现出新的内涵与特征。城市公共空间一直是城市更新的实验场,承载和解决城镇化发展的新需求和新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基于自然的解决之道成为共识,并积极探索具体的实施措施。一方面,传统的城市公共空间需要继续发挥城市职能,从城市形象转为城市服务,以人本主义为导向营建城市环境;另一方面,需要以亲自然的态度面对自然的影响和威胁,通过亦敌亦友的方式与自然相伴。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广场、公园、街道等传统的城市公共空间从规划设计到技术措施都呈现出新的内涵和特征。
区域协同激发了超大尺度的城市公共空间。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城市群成为城镇化发展的新策略,城市尺度扩大为城市群尺度,城市公共空间也具有了跨越城市的关联性,体现在空间尺度和类型上,既可以表现为区域背景下的超大尺度城市公共空间,也可以体现为由若干小空间组成的公共空间集群。流域是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重要区域类型,它促进城市公共空间突破传统意义上的空间边界,出现超大尺度的城市实践,成为当下最受关注的项目类型。流域尺度的滨水公共空间往往绵延几千米,甚至几十千米,形成与绿道完全不同的线性空间,如深圳碧道项目就是珠港澳大湾区的重点城市项目。与传统的滨水区相比,超大尺度的滨水项目涉及旧工业区改造、自然栖息地保护、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等多重的设计目标,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城市公共空间需要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的多学科协同。无论是超大尺度的公共空间、尺度微小的口袋公园,还是地标建筑的开放空间,均需要多学科协同才能实现高品质的设计。如城市尺度下的街景空间,既需要风景园林学科营造微观环境,也需要城乡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学的协同配合,甚至还需要交通、艺术、生态等更多的学科加入其中。上海浦江两岸的改造项目涵盖了旧有建筑改造、城市艺术运营等诸多内容。同时也涉及水安全、水经济、水健康等诸多的学科交叉议题,需要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共同关注和研究。
因此,本期主题将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等不同的学科角度出发,聚焦城镇化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路径,贯彻生态文明战略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适应新时代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形势。
主题名称:建设公园城市与国家发展战略
刊期:第8期 (8月)
主题阐述:
建设公园城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城乡发展新战略的创新与尝试。目前中国建设公园城市尚处于前期探索阶段,风景园林等相关学科行业对于建设公园城市的目标、内涵、边界范围、主体内容等正在结合各地建设公园城市的研究与实践逐步展开,当前极为缺乏成熟的理论、方法、路径和政策标准指引。
建设公园城市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的发展战略,综合统筹、协调、平衡城乡发展,探索建设公园城市的创新发展模式,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的复合系统,塑造“人、境、业”三元耦合和“城、制”二元互动的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乡形态。
为此,关于建设公园城市的目标、公园城市标准指标体系、公园城市的基本特征与空间形态、公园城市建设实施的方法路径,以及建设公园城市的政策传导机制等,正是当前亟须研究回答与探索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建设公园城市的科学技术研究实践,需要基于全方位、多层面的理论技术研究与实践:从城乡总体规划到国土空间规划、从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到区域生态空间规划、从城乡人居环境提质到区域人居环境风貌整合等,需要多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集思广益和倾力奉献。
主题名称:风景园林政策与法规
刊期:第9期 (9月)
主题阐述:
中国风景园林的立法和技术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是伴随着工程建设领域标准化工作同步开始的。30多年来,风景园林标准从无到有,稳步发展,目前已形成国家、行业、地方和团体标准构成的4级标准,搭建成较为全面的风景园林工程建设技术体系。
伴随着机构改革、标准化改革等一系列国家治理方针的落实,标准体系的结构、标准的范围、技术的要求等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未来风景园林标准体系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标准化措施怎样规范行业自律?标准的定位和技术要求都是怎样的论证过程?标准的应用实践还有哪些值得探讨的问题?相关领域有哪些国外先进经验?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和总结。
风景园林作为中国传统特色的艺术类型,抒情;但作为支撑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学科之一,却最缺乏“依法管理”的意识。为确保人居环境建设的高质量发展,结合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对风景园林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和规范标准展开研究,是规范学科及行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保障。
1.自然保护地范畴
1)“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战略下,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研究。
2)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研究。
3)相关“整合山水林田湖草,构筑生命共同体”技术标准的研究。
2.城镇空间范畴
1)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立法与法规体系研究。
2)风景园林标准体系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3)践行“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对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控及标准化的启示。
4)人居环境建设的管理政策与标准化建设,如生态园林城市、公园城市创建、社区管理与生活圈建设、城市双修、海绵城市建设等。
5)生态基础设施与风景园林的相关政策与标准研究。
主题名称:区域景观系统
刊期:第10期 (10月)
主题阐述:
1.选题内容
区域景观系统是具有较为明确边界限定的地理单元,通常也是具有特定文化的人居环境空间,而水文常常是区域景观系统的连通纽带。
多元化的自然景观和具有适应性的人工干预方式,孕育出了具有极大丰富性的区域环境。通过农业生产等方式,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和影响能够得以代代积累和传承,从而将森林、湖泊、沼泽等自然环境转化为具有人文尺度的定居体系,并产生了相应的社会生活准则加以维护,这便构成了各个地区独特的文化。
我国传统的区域景观系统演变首先是从自然水系统的塑造作用开始,然后进行水利工程的改造,最后通过土地耕作和聚落营建加以定形。因此,区域景观体系的整体风貌与空间肌理表达了地形地貌、河流水系、自然植被等自然环境特征,以及叠加于之上的水利系统、农业体系和聚落系统等文化特色,由此形成不断演变和适应的人文自然系统。
2.选题方向
1)区域景观系统的地方性;
2)区域景观系统的适应性;
3)景观导向的区域设计。
3.选题意义
通过形态和类型学等研究方法,分析区域景观系统发育过程,并在剧烈变化的当代背景下,探讨适应的可能性,其意义不仅在于为人居环境学科提供了一个整合风景园林、历史、地理等多学科的基本框架,而且有助于目前大规模开展的国土空间规划、重塑安全稳定的国土及区域环境。
主题名称:风景园林偏好之变
刊期:第11期 (11月)
主题阐述:
风景园林偏好决定着人们千变万化的风景园林喜好,左右着风景园林的空间美学规划设计,是风景园林美学的风向标。基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风景园林偏好理论方法技术研究是风景园林学科的基础研究领域,在风景园林基础理论、风景资源管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风景园林偏好研究缘于风景园林感受,涵盖风景园林环境、空间、形态、文化、习俗、生理、心理、精神等众多自然与文化景观因素,涉及风景园林感受规律、心理学、哲学、价值观、美学,与美学、伦理、环境心理学、感应地理学、信息、计算机、医学、林学等多学科相交叉,其成果广泛应用于环境影响评估、景观资源管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建筑学等多行业。为此,围绕风景园林偏好的构成要素、感受机制、评价标准指标,以风景园林学科为首的多学科、跨界、交叉研究与实践已经走过了60多个年头。一方面,研究仍有待深入;另一方面,应对时代发展转变,曾经的发现结论正在面临转变。
因此,研究当代人类风景园林偏好之变,寻找建设美丽中国的风景园林美学标准,为国土空间规划与环境资源管理提供基于风景美学的评价标准和指标;寻找发现决定性元素、价值取向、评价标准、实施指标,并应用到风景园林的空间规划设计,以满足当代人风景园林审美的物理、生理、心理需求,理应成为风景园林偏好研究的前沿。
近年兴起的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研究既是风景园林学科理论研究前沿,也是人类风景园林感受的基础之一,其基于生理心理的风景园林小气候感受研究在深度、广度上发展了风景园林偏好研究。随着生态环境与气候的改变,风景园林小气候的人类偏好之变正在成为影响甚至决定风景园林偏好之变的重要因素。
立足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研究前沿,触发风景园林偏好构成要素、感受机制、评价标准指标之变的全面研究,正是本期主题征文的中心思想。
主题名称:城市中的自然
刊期:第12期 (12月)
主题阐述:
城镇空间中的人居环境迥异于原始的自然生态系统,它具有人化的自然与自然的人化相结合的特点。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由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科学技术共同组成的综合系统,在更大程度上属于一个开放的人工系统。我们要积极构建城市中的自然,保护城市蓝绿空间,构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用历史文化整合山水林田城,形成人与自然有机和谐的生命共同体。
通过人类善待自然达到自然善待人类的“人与天调”原则,处理城市环境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城市中的自然环境建设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崇拜自然、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回馈自然、和谐自然的一贯宗旨,协调城市中生产、生活与生态的关系,为国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民生福祉和生命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城市自然要富有韧性和抵御灾害适应能力。
主题方向:1)借鉴原真自然,构建城市中的自然。城市中的自然不应一味追求原始生态系统中的野生生物多样性,而是要在人工生态系统中修复受损生态,构建鸟语花香、风花雪月的宜居环境,实现城市生物多样性和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居城市而享山林之乐”的理想境界。
2)统筹山水格局、蓝绿空间与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城市中的自然应包括:山水园林城市的蓝绿空间规划、公园城市的全域整体构建、城市公园绿地中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完善、开敞空间里充足的阳光和空气等自然要素、市民的绿色游憩空间、屋顶花园和垂直绿化的广泛应用、室内自然通风和采光等自然因素的充分实现。
3)整合山水林田湖草,构建城镇乡村家庭美好生活。现代风景园林的生态健全、景观优美、游憩娱乐、文化教育和防灾避险等功能的发挥应不止于城市公园绿地的空间范畴,应当覆盖所有的城市用地空间和生活、工作环境。
4)美丽城市。要用生态健全和美丽宜居的“尺子”,建设花园式住区、花园式单位、花园式广场、市场和工厂、花园林荫道等宜居环境,让市民安全放松地生活工作在阳光中、和风里、园林间、树荫下,获得身心健康。
5)城市人居环境应当提倡“望山近水,乡愁记忆”的居住理想,确保大多数城市居民享有身心轻松的生活空间、逍遥自由的思维空间、精神想象的创作空间。构建城镇空间诗意生活品质评价标准。
投稿时间和方法
相应刊期的主题请提前4~6个月投稿。
■投稿方法
登陆《中国园林》官方网站,通过左上方远程投稿系统进行投稿;投稿时请在文章题目末尾注明(XXX主题投稿)。▊相关阅读
//////END//////
《中国园林》新媒体部
排版 | 李旻
美术设计 | 王江
审校 | 金荷仙
↓↓点分享
点在看↓↓